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广东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茂名、阳江、韶关拟获批

【来源:南方都市报 | 发布日期:2022-09-26 】

广东森林覆盖率由30%提升到58.7%,图为南岭森林公园。 南方日报记者 梁钜聪 摄

南岭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丰富。 南方日报记者梁钜聪 摄

9月2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称“国家林草局”)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2022年拟批准国家森林城市(地级)称号城市名单的公示》,广东共有3个地级市入选,分别为茂名市、阳江市和韶关市。

20世纪80年代至今,广东森林覆盖率由30%提升到58.7%,森林面积从6900万亩增加到1.58亿亩,森林蓄积量增长到6.24亿立方米,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数量也稳步增长,成为全国最“绿”省份之一。

目前,广东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已全部加入“创森”行列,已建成11个国家森林城市。若茂名市、阳江市及韶关市此次获批准,广东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的地级市将达到14个。

根据该公示,2022年拟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地级市共有27个,广东是入选城市数量最多的省。公示时间为2022年9月21日至10月9日,根据公示情况,经国家林草局审查后,批准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国家森林城市,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各项建设指标达到相关指标并经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授牌的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批准工作由国家林草局主管,鼓励和支持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在理念推广、技术应用、规划编制、业务培训等方面给予指导。

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极大地促进了森林资源增长,成为全社会办林业的有效载体。2016年8月,国家林业局发布关于《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批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的通知,指出国家林业局批准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后,应当组织有关方面每3年进行复查。

目前,广东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已全部加入“创森”行列,已建成11个国家森林城市。广东还推动了近1000个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免费向公众开放,每年大约有1.5亿人次享受到生态福利,助力实现“300米见绿、500米入园”“推窗见绿、出门进林”目标,持续释放绿色生态红利,增强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广东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广东将持续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健全生态保护长效机制,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构建“一链两屏多廊道”生态安全格局,落实科学绿化要求,高标准推进绿美广东、古树名木保护等行动,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关注

广东绿色版图不断扩大

长期以来,广东坚持以生态立省,以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为抓手,大力促进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实施宜林荒山、荒地荒滩造林,开展水鸟生态廊道、森林生态廊道建设,加大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力度,推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森林碳汇、生态景观林带、森林进城围城、沿海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

A 今年预计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190万亩

挥锹铲土、培土围堰、提水浇灌,一株株苗木被栽入土中,后笔直成行,汇聚成片……每年3月,广东各地抢抓春季造林的大好时机,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为南粤大地种下一棵棵新绿。

“长期以来,广东坚定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不断探索造林新模式,稳步推进国土绿化。”省林业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40年来,我省营造了青年林、感恩林、亲子林、志愿者林、修身幸福林等主题林,累计参加义务植树人数11多亿人次,植树超50亿株。

此外,广东还实施宜林荒山、荒地荒滩造林,加大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力度,启动高质量水源林建设,开展退化林、低质低效林改造等工作。2021年,广东全年完成造林与生态修复192.51万亩,其中建设高质量水源林101.38万亩,营造沿海防护林24.78万亩,培育大径材42.88万亩,重点造林计划100%落地上图,形成精确的造林绿化空间数据。

广东省林业局透露,广东省将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深入实施绿美广东大行动,2022年将完成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面积190万亩,实施宜林荒滩造林、退化林、低质低效林改造修复等工程,实现绿色惠民、生态富民。

随着《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的发布落实,我省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增强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成为林业重要工作,为我省科学绿化提质增速。

B 1000个森林、湿地公园免费开放

随着广东持续加快推进森林城市、森林乡村和绿道建设工作的推进,城乡宜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广东已推动近1000个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免费向公众开放,每年大约有1.5亿人次享受到生态福利。

绿化美化让人居环境变得越发优越,但如何更好发挥森林作用,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一方面,广东省着力打造全省性大型森林文化品牌活动和自然教育活动,推动更多的人群享受到绿色生态红利;另一方面,全省全域旅游多点开花。

广东打造了100条森林旅游特色线路、100个森林旅游新兴品牌地和一批南粤森林人家,利用森林生态环境、景观资源、食品药材和生态文化资源,加快发展以森林疗养、森林保健、森林养老、森林休闲、森林游憩、森林度假、森林文化为主的森林康养产业。

广东省林业局透露,接下来,广东将坚持绿化为民、绿化惠民,深入实施绿美广东大行动和林长制,务实节俭开展城乡绿化,依托各地优质森林资源,持续抓好省级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建设,加强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生态教育和自然体验,适度开发资源友好型生态旅游活动,培育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森林体验等特色产业,不断推进森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C 广东古树名木8万多株

古树名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价值。据广东省林业局消息,今年初广东再次部署开展古树名木资源补充调查,截至目前已完成1468个镇补充调查工作,完成率90.8%,新发现古树名木5331株。目前,全省共有古树名木81726株,古树群917个。

近日,广东省林业局组织开展广东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记者行活动,记者来到惠州市龙门县地派镇渡头村,只见有一株树龄超过660年的秋枫树郁郁葱葱,其根部还与旁边的龙眼树连根生长。当地村民将其称为秋枫龙眼“夫妻树”。

今年,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被纳入“2022年广东省十件民生实事”范围。长期以来,广东省通过普查建档挂牌、制度建设、责任落实以及持续不断地采取抢救复壮等措施,实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织牢古树名木保护网络,使古树名木成为南粤的一张绿色名片。

“从制作保护牌到建立电子信息数据库,从管养保护到建成绿美古树乡村,已探索形成了具有南粤特色的古树名木保护‘广东模式’。”广东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称。

知多D

国家森林城市主要内容:

城市、园林、森林三者融合;市区、近郊、远郊、三位一体;乔木、灌木、草本三头并举;路网、林网、水网、三网合一;生态林、产业林、文化林三林共建。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

城市森林网络、城市森林健康、城市林业经济、城市生态文化、城市森林管理5大体系

创建森林城市的理念:

保持近自然状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林水相依、林路相依、林居相依、林村相依、林田相依;具有浓郁鲜明的城市地方特色;具备开放互动的管理模式;节水、节力、节财。


城市

茂名市

2016年,茂名市率先在粤西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突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在茂名市建设发展的位置,以“大地植绿、心中播绿、全民享绿”为重点任务,建设森林城市生态、产业、文化、支撑四大体系,创森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茂名市森林覆盖率55.70%,主城区绿化覆盖率44.31%,道路绿化率96.6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17平方米,各项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要求,为茂名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绿色生态保障。

自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开展以来,茂名积极实施“森林进城、森林围城”等城乡增绿工程,结合城市扩容提质,坚持“绿随路建”,开展城区道路绿化、城区公园和城乡接合部等绿化建设,见缝插针进行植绿补绿,完善绿化景观。

阳江市

阳江市通过开展科研实验和生态修复技术,红树林面积从2012年的1.1万亩发展到如今的1.7万亩,创建了2个国家级红树林湿地公园,建成8个市级湿地公园。2022年,预计阳江市还将完成造林与生态修复4.8万亩,建设高质量水源林3万亩、沿海防护林0.2万亩,建设绿美古树乡村、红色乡村4个,建设生态公益林示范区2个。

生态环境大大改善,让阳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小鸟天堂”和野生动物的家园。在阳江境内发现的野生动物种类,已经从十年前的266种发展到现在466种。2021年科研监测中华穿山甲,为粤西地区首次。季节性迁徙途经阳江的野生鸟类也逐年增多,截至目前共发现近240种野生鸟类,勺嘴鹬、黑脸琵鹭等国家一级珍稀濒危鸟类频繁造访。

韶关市

韶关市于2018年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目前,全市林业用地面积2171万亩,森林面积137.1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4.43%,森林蓄积量9652万立方米,反映森林资源的核心指标数据均稳居广东省前列,是华南生物基因库和珠江三角洲重要生态屏障,是北回归线同纬度上保存最完整的一块绿洲。

自创森以来,韶关完成造林与生态修复7万多公顷、石漠化区域生态治理1.48万公顷、国省道绿化提升里程500多公里、地方公路沿线绿化提升里程200多公里。多个曾经受损的矿山不断复绿,越来越多荒山披上绿装。

大宝山新山片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程获广东省“十大生态修复样板”工程。南雄市梅关古驿道重点线路生态修复项目入选“广东省第二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