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用自然观念孕育城市森林(专访)

【来源: | 发布日期:2005-03-20 】
       城市森林是城市的“肺”,可缓解城市化进程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
  
     记者:城市森林被看作是生态化城市的象征。您认为城市森林与我们过去提倡的城市绿化、美化有什么不同?
  
     彭镇华:这是一个基本观念的不同。现在,我们从更接近自然、更宽广的空间环境和更显著的生态功能上去设计、发展城市森林,这一点与过去规划花园式的、将植物作为陪衬和点缀的绿化观念和手法不同。城市森林是生态型绿地,其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生态效益,缓解城市化进程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
  
     到2001年末,我国已有664个城市,城市面积达60.7万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为3.6亿。城市森林是城市的“肺”,不仅可以制造新鲜空气,还可吸附大量城市灰尘。我们都知道北京的沙尘暴,仅有15%源于西北沙漠和黄土高原,而85%来自于本地的扬尘。灰尘落到马路、广场、建筑上,会被再次吹起,产生二次扬尘,而森林却对灰尘有巨大的阻碍和吸附作用。城市居民要吃绿色食品,可以靠农村解决;要想呼吸新鲜清洁的空气,就只能靠城市自身、靠城市森林来解决。
  
     河流、湖泊等湿地是城市的“肾”,林水结合才有利于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记者:在城市森林的规划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原则?
  
     彭镇华:要注意实施“林网化———水网化”。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森林与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森林因有水而郁郁葱葱,水因有森林而碧水长流,它们共同构成了森林环境。说森林是城市的“肺”,河流、湖泊等湿地就是城市的“肾”,林水结合才有利于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林网化与水网化是林水结合的一种城市森林环境建设理念。林网化不是林带化,而是指通过林带把以林木为主的各类绿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森林网络,达到林荫气爽,鸟语花香;水网化也不仅仅是指河流水系沿线的防护林建设,还包括连接、疏浚城市范围内的各种水体,以利于水体的流动和水质的改善,达到碧水环绕,鱼跃草茂。
  
     城市森林建设中要向空间要效益。大树进城既不美观又缺少生态功能;搞大面积草坪不值得提倡
  
     记者:广场、草坪、大树进城等“三大件”大有铺天盖地之势,在某些地方仍余热未消。目前我国在城市森林建设中有哪些误区?
  
     彭镇华:比较突出的问题在于忽视对空间的利用。城市森林建设中要充分发挥乔木优势,向空间要效益。空间资源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巨大潜力,生态效果显著。树体除特殊需要外,一般不应截干,以充分利用城市地上空间。现在,许多地区大量挖别处数十年的大树,甚至百年古树,斩头去肩进行移植,既不美观又缺少生态功能。一些地方热衷搞大面积草坪,其生态功能只有森林的数十分之一,且耗水大,费劳力。
  
     城市应提倡种大苗。一般苗高3米左右就可以了,速生树种则可高大些。其实栽几年后,远比那些劫后余生的大树、古树的生态功能和观赏价值高多了!除特殊需要,苗木不应截干,特别是2米截干,相反是要修枝,提高枝下高,使之向高处发展,有更大的树冠和叶量,发挥更大的生态功能,树下则更好地透光透气。
  
     城区广场绿化要科学构建乔、灌、藤、草、花相呼应的近似天然的植物群落
  
     记者:现在我国许多城市都建有花园般的绿化广场,但给人的印象大同小异。您对目前的城市绿化广场评价如何?
  
     彭镇华:城市绿化广场应加强立体绿化。目前我国城镇广场缺少绿量,空间层次简化的现象十分突出,如树种单一、同龄、单层、单行,等等。长江中下游很多城市在广场建设中,主要也是采取结构上单层化,形式上几何化,植物配置上纯化的园林模式。典型森林所具有的乔木层、灌木层、草皮层、层间植物等多层次森林结构被简单化为单一的纯林、灌木、草坪等几种简单模式。
  
     森林之所以具有其它生态系统无法替代的生态功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具有混交复层结构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充分发挥空间生物量、叶量占有率,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体。在城区广场的绿化中,要科学地利用高大、生态功能好的乔木,组成乔、灌、藤、草、花相呼应的近似天然的植物群落,才能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
  
     洋花洋草不是高品位的代名词,且有植物安全问题。应开发本土植物种类,适地种树、多样性发展
  
     记者:现在一些城市追求绿化的“高品位”,引进了许多洋花、洋草、洋树种,您对此有何看法?
  
     彭镇华:洋花洋草不是高品位的代名词。我们不应拒绝适当引进外来树种与花木,但盲目引进和大量种植洋花洋草洋树,不仅会给我国植物安全带来隐患,且投入巨大,管护负担也十分沉重。应该大力提倡开发本土植物种类,坚持适地种树、多样性发展。现在我国北方大多是杨树、槐树,南方多是玉兰、香樟,树种单一,不利于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城市绿化也不宜只选种常绿树种,常绿、落叶都应兼而有之。落叶乔木冬季有利于透光增温,落叶又有很强的改良土壤的功能,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落叶树种,创造夏天可以降温、冬天可以充分享受阳光的城市休闲环境。我国植物种类丰富,经过开发很多植物都可以进入城市,形成每个城市各具特色的绿化环境。
  
     记者:未来几十年,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迁入城市,而城市森林的发展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当务之急是什么?
  
     彭镇华:建立一个科学衡量城市森林建设水平的评价体系,在当前已显得极为迫切。目前我国的许多城市已经提出了建设森林城市的发展目标,但由于城市森林涉及林业、园林、城建、水利、农业等多个部门,我国在评价城市森林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现在沿用的旧指标体系只体现了森林的数量,而忽略了质量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显然已经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引导城市森林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把城市森林建设融入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中。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城市森林作为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手段,作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建设城区绿岛、城边绿带、城郊森林,就是要使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由单一绿化型向生态绿化型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这样才能鸣奏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