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贵阳:投资近百亿 “城市之肺”将再次提质增效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账号 | 发布日期:2022-07-26 】

近日,记者从贵阳市林业局了解到,今年起到2035年,贵阳市将全面启动环城林带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计划投资近95亿元,通过人工纯林改造、森林景观提升、退化林分修复、特色经济林建设等工作,全面提升贵阳市环城林带生态服务功能及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贵阳,是全国第一个获得“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的省会城市。

贵阳,是一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绿带环绕,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城市。

这座绿色之城,纵贯370余公里,面积达200多万亩的两大环城林带撑起了“城市之肺”,让生态成了贵阳靓丽的名片。

以绿为底,把国土绘成丹青。

20世纪50年代,贵阳首次提出环城林带建设,丹青由此而绘。当时,贵阳森林覆盖率极低,加之是典型喀斯特地形地貌,石多土少,保水能力差,植被恢复极难,放眼望去,市郊多是濯濯童山。

贵阳人向荒山进军,形成规模大、持续时间长的群众造林。最壮观的一次,20万人同时在山上植树。随后经过群众造林、林场造林、乡村造林、飞播造林、基地造林等方式,于1990年初步建成全长70余公里面积24万亩的贵阳市第一环城林带,覆盖了贵阳周边长坡岭国有林场、都溪国有林场、顺海国有林场、贵阳市森林公园、省林科院国有试验林场、孟关国有林场、花溪风景名胜区、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等。

造林不止,把山河妆成锦绣。

2000年,贵阳启动第二环城林带建设,首创“政府引导、市场动作、社会垫资”的模式,新建公益林30万亩,还把部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环城绿化、百山治理等国家及地方重点工程实施区域纳入二环林带,将周边分散的森林连成一片,总长304公里面积达194万余亩,覆盖贵阳及花溪、白云、观山湖、小河、清镇、修文等地。

在新的环城林带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中,贵阳市计划到2025年,让全市林地保有量不低于54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以上,森林蓄积量达2500万立方米以上,完成森林提质增效60万亩以上。并让城市规划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5平方米以上,城区林荫道路率达80%以上,城市森林树种达200种以上,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

“未来,贵阳林业将充分利用生态感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5G、无人驾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林业各项业务深度融合、创新发展,逐步实现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湿地资源、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产业等智能化决策和管理,完善智慧林业云平台,构建林业‘生态云’,使林业各业务系统之间协同、融合、共存。”贵阳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到2035年,贵阳城区绿化覆盖率将达40%以上,环城林带混交林比例达到65%以上,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达到12立方米/亩以上,碳储存达到3150万吨以上……贵阳将加快构建‘一核三廊四带、两湖九河千园’自然生态格局,把城市镶嵌在绿地、森林、河流、湿地之间,通过山、水、林、城的有机组合,不断厚植绿色发展优势、增强绿色发展动力,切实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镇华

编辑 谢佳杰 郭睆秋

二审 芦晓娟 施昱凌

三审 成嘉廷 李勇 田旻佳